专业的线上配资线上 桂浩明:资产重组 速度要让位于质量

发布日期:2024-12-30 00:59    点击次数:81

专业的线上配资线上 桂浩明:资产重组 速度要让位于质量

  本文约1500字

  桂浩民

  在时下的A股市场中,资产重组无疑是最火爆的题材之一。由于IPO节奏收紧,加上股权市场降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纷纷寻找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试图以此步入资本市场获取更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上市公司面临产品老化的问题,急需进行产业升级,需要通过收购兼并来获得新的增长点。因此,从今年年初以来,虽然股市表现并不理想,但资产重组题材倒还是有所升温的。

在经历2015年前后的并购浪潮之后,无论企业还是投资者都在潮起潮落中接受了一波“深刻教育”。近十年间,A股市场一直在消化此前遗留的“高估值、高承诺、高商誉”等问题。近年来二级市场持续走低,一二级市场存在估值倒挂,且注册制后IPO数量增多,再加上监管对并购重组从严把关,市场并购热情整体趋于冷静。特别是2023年,并购重组交易触及“谷底”,全年仅披露重大资产重组约121单,发起重大资产重组交易的公司仅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约2%。而2018年,这一比例是8%左右。

业绩方面,三季度,寒武纪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84.59%,归母净亏损1.94亿元,同比收窄;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7.09%,归母净亏损7.25亿元,同比收窄。

  在三季度末的时候,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活跃证券市场的措施,其中就包括放开对跨行业资产重组的限制,这就为更多上市公司,特别是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开展收购兼并打开了想象空间。资产重组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市场上最受关注的热点。

  不过,也有人发现,虽然现在公开表示正在谋划或已经在推进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并不少,但是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则为数不多。相反,还有不少公司在资产重组开展了一段时间后,有的宣布主动中止,也有的因为没有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而无功而返。总体来说,资产重组题材虽然很热,但进入到股权交易层面的还比较少。如果与前几年资产重组相对冷门的时期相比,目前被否的概率似乎还要高一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一是虽然现在的政策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但真正具有这方面能力的公司并不是很多,尤其是跨行业的收购兼并,需要收购方有足够的人才、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储备。同时,对于被收购方来说,是否真正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不容易在短时期内搞清楚的。这样一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资产重组的进程就会放慢,不排除会出现进行了一半却搞不下去的情况。

  二是由于股市波动较大,一些新兴行业企业的估值也随之波动,因此,在交易过程中,各方的博弈都相当激烈,而一些上市公司鉴于过去在高溢价收购后,因业绩不达标而不得不提取巨额商誉损失的教训,在这方面较为谨慎,也导致资产重组的进程比较曲折。

  三是监管要求在资产重组过程中,相关信息需要充分披露并且接受社会监督。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会有一些资产重组受到质疑,客观上也会令资产重组夭折。

  从以上情况来看,资产重组进程之所以不是很快,而且成功率并不是特别高,有着合理的原因,也是市场规范化程度提高的表现。

  有一种观点认为,资产重组要加快,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动作要再大一些,监管部门审批也要抓紧。从开展业务的角度来说,快总比慢好。但是,速度要让位于质量,如果资产重组的质量没有把控好,收购的公司存在较大的瑕疵,兼并的对价不合理,都会在上市公司的发展中留下隐患。进一步说,之所以市场上会有要求加快资产重组速度的声音出现,恐怕还与二级市场的相关炒作有关。有迹象显示,的确有一些人指望在资产重组题材中赚快钱,他们看到的只是受题材刺激引发的行情,而不是关注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的作用。这种短线炒作行为的存在,实际上也是对正常的资产重组的干扰。

  还有观点认为,有的资产重组方案没有被批准,是监管部门有意降温,认为是控制市场运行的节奏,这就更是误读了。应该说,监管部门对资产重组题材的审批,并不会与股市的涨跌直接联系起来,客观上也不存在用审批来调节市场的必要性。这里的原则是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成熟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就退回去。因此,拿资产重组的过会率作为判断监管部门的态度和市场走势的依据,是没有道理的。

  基于当前的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状况,资产重组会继续得到鼓励与推动,但相应的标准不会降低,也不会人为地去调控节奏专业的线上配资线上,一切还是以市场化为原则。也只有这样,股市的资产重组热才能够持续,才能取得好的结果,实现多赢。